青春聚“丽”丨一路生花 乡知乡爱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年工作中着力推动调查研究高质量开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精心筹划,组织“零零农小青”社会实践队、“云岭非遗”小分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三支团队在丽江团市委的支持配合下,赴丽江市开展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2日,实践队到达丽江市东巴造纸传承协会,非遗传承人和秀红向实践队成员介绍了东巴纸的制作过程和其拥有的特殊文化价值。在和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对东巴纸制作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法进行了深度体验。
“云岭非遗”小分队在调研中了解到,纳西族东巴纸技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由于其工艺的复杂,原材料也只在丽江本地采集,并且大多东巴纸坊都为家庭作坊,因此,纳西族东巴纸技艺的传承受到阻碍。但东巴纸作为纳西民族最悠久的文化载体,其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随后,实践队一行来到白沙古镇锦绣艺术院。在实践调研中队员们了解到白沙锦绣艺术院一直以来秉承“以文化传承、发展为核心推动各族文化共繁荣;以刺绣技能培训为纽带,带动各族人民共富裕;以艺术院为据点,带动各族人民共发展”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
“零零农小青”社会实践队成员与锦绣艺术院创始人陈智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到他本人当初来到丽江选择锦绣艺术行业进行创业的原因,以及他本人在将锦绣艺术同纳西民族文化相结合所做出的努力。
最后,实践队赴玉龙县玉湖村,就当地民宿经营情况、青年创业情况及文旅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展开实地调研。
玉湖村当地居住着大量纳西族及各少数民族居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在玉湖村当地调研普通话普及程度并组织开展推普活动。